全球4億的人口,包括台灣百分之十八的成年人,是B型肝炎病毒(簡稱B肝病毒)的慢性帶原者。B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,全球每年有50萬人因此死於肝癌。自從本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院士於2006年在《美國醫學會期刊,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, JAMA》發表帶原者血液中的『B肝病毒量』是預測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重要指標後,全球各地肝臟學會幾乎都已改寫B型肝炎的臨床指引,將『B肝病毒量』的檢測納入診察項目。
最近,陳建仁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全球期待之下,再度發表研究結果指出, B肝病毒的基因特質不同,誘發肝癌的風險也不相同。有一種B肝病毒突變株,會增加帶原者得到肝癌的危險性;而另外一種突變株卻會降低得到肝癌的危險性。該研究將於8月20日發表於世界頂尖的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 (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, JNCI) 》。該期刊的主編推薦文 (editorial) 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將再度帶來預防肝癌的另一契機。
陳建仁的團隊於2002年發表在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(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NEJM)》的12年長期追蹤研究論文指出,代表B肝病毒在人體內大量複製的『B肝病毒e抗原陽性』指標,可以預測肝癌發生的風險,『e抗原呈陽性』者得到肝癌的機會,是『e抗原呈陰性』者的六倍。然而,『e抗原呈陰性』的帶原者得到肝癌的風險仍然相當高。
陳建仁院士(右)與楊懷壹博士(左)
為了解釋這個疑點,研究團隊決定將研究方向推進到B肝病毒的DNA。結果發現B肝病毒DNA濃度越高,未來得到肝癌的危險也越大。這次發表的論文進一步指出,如果帶原者所感染的是C基因型B肝病毒,比起感染B基因型B肝病毒,有兩倍得到肝癌的風險。此外,帶原者體內的B肝病毒,如果在基礎核心促進子(basal core promoter, BCP)發生突變,得到肝癌的可能性會增加兩倍;如果是在前核心區(precore region)產生突變,反而會大幅降低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到三分之一。在控制年齡、性別、抽煙、酗酒、肝功能異常、肝硬化、B肝病毒量等其他危險因素的影響之後,B肝病毒的基因型與突變型和肝癌之間仍然呈現顯著相關。
這個研究的主要成員,包括廖運範、陳定信、陳培哲及陳建仁等四位中研院院士,第一作者為博士後研究員楊懷壹博士。陳建仁指出,這個團隊有些研究人員從1991年即參與這個計畫,該計畫在台灣7個鄉鎮以隨機方式徵得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位自願者並取得合作,再篩選出其中的4155名無肝癌既往史的B肝病毒帶原者,十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定期追蹤才得到這些結果。這期間經過33847人年的研究追蹤,153人證實得到肝癌。只有這樣長期的研究,才能證實時序正確的因果關係。陳建仁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邀請,將於10月出席《B刑肝炎處理共識研討會》報告其成果,預期檢測病毒的『基因型』及『突變型』,將成為全球B型肝炎臨床指引的下一波改變。
此外,陳建仁也表示,『我第一個要感謝的,就是所有自願參與這個研究計畫的帶原者。他們的參與,帶給全球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希望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