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臟癌號稱沉默的殺手,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與不適,一旦發現,多已進入癌症後期或轉移擴散,即使接受手術的治療,仍有80%的患者在術後復發,在治療上十分棘手。本中心李文華院士和助研究員胡春美的團隊近日發表的成果證實,癌細胞的生成和轉移,除了癌細胞本身的特性之外,也與癌細胞所處的周遭環境有關。
神經退化性疾病藥物大多是減緩症狀而無針對致病標的。本團隊的新創研發抗體藥物會專一辨認錯誤折疊的TDP-43寡聚體(oligomer),不會辨認正常的TDP-43。研究證實誤折疊的TDP-43寡聚體具有神經毒性,並存在於...
COVID-19席捲全球,奪去三百多萬人性命,造成嚴重的災害。COVID-19病原體為SARS-CoV-2的冠狀病毒,主要感染呼吸道,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感染者出現血栓症狀,嚴重時可能致命。近來發表的數據顯示,COVID-19所引起的血栓數幾乎是流感的9倍,而且影響所及有可能是終身,即使從COVID-19康復,之後出現肺栓塞、呼吸道症狀的機率,仍比未曾染疫者多了一倍。
為了在環境中生存,許多天然物配備了藥理活性,這也成為人們治療疾病聚焦的標的物。然而,天然物的生物活性機制多樣且複雜,在研發入藥的過程中,「副作用」的產生往往讓研究人員傷透了腦筋,如何去蕪存菁地將藥理活性發揮在醫療上,成為藥物開發前期的研究重點。
隨著各種抗病毒藥物問世,讓過去十分猖獗的慢性B型肝炎獲得有效的控制。但是這些藥物要達到患者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(HBsAg loss)或轉陰(seroclearance),亦即所謂的功能性治癒(functional cure),可能要耗費數年。本中心副主任楊懷壹團隊,運用長期追蹤世代(REVEAL study cohort),歸納出B型肝炎進展的重要危險因子...
PROF. C.H.LEE, DIRECTOR OF GENOMICS RESEARCH CENTER, ACADEMIS SIICA